5月8日,笔者从清城区石角镇获悉,五一假期期间,碧湖社区围绕“主理人计划”推出四场主题活动,涵盖科技互动、文化传承、环保实践与劳动教育,吸引上百组家庭参与。其中,11岁女孩张梓琪在零废弃未来活动中成功申请成为“社区小主理人”,成为居民共建共治方面的生动缩影。
科技碰撞童心,脑波赛道开启专注力新体验。5月3日,清远脑科学协会主理人何杨妙带来的“脑科学魔法”活动,让参与家庭直呼“科幻片走进现实”。孩子们佩戴轻量化脑电头环,用专注力驱动平板赛车冲刺;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操控的“意念机械手”更掀起高潮——当参与者仅凭意念成功抓取零食时,围观家长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一“未来教育”场景。“原来专注力可以像肌肉一样训练!”参与者王女士感叹道。这场融合神经科学与游戏化学习的实验,为青少年认知开发提供新路径。
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操控的“意念机械手”开启专注力新体验。通讯员供图
代际共绘五四,大学生主理人激活当代青年使命。“青年不仅要仰望星空,更要脚踏实地!”5月4日早上,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理人马嘉盈团队带领参与家庭,以“赓续五四志筑梦新社区”为主题开展创意绘画活动。大学生们用“00后”语言解读五四精神,孩子们则在面具上绘制新时代形象。这场高校与社区的联动,让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对话。
孩子们在面具上绘制新时代形象。通讯员供图
劳动礼赞,亲子协作致敬平凡微光。保利物业主理的“DI冰箱贴制作”活动则充满温情。5月4日下午,参与家庭用绘画笔描绘环卫工、快递员等劳动者形象,孩子们还将感恩寄语贴在作品背面。通过劳动节的特别教育,实现“教育”与“感恩”的双向奔赴。
零废弃未来,青少年主理人“新苗”初长成。在5月5日的“零废弃未来”工作坊中,11岁的张梓琪凭借创意手工脱颖而出。她用矿泉水瓶和各种材料制作的花瓶,既实用又充满童趣。活动过程中,她主动向社区工作人员提出:“下个月我能教其他小朋友用扭扭棒做手工!”这一提议得到社区支持。社区负责人表示,张梓琪的“扭扭棒创意工坊”将于6月正式上线,她将成为碧湖社区年龄最小的主理人。这一转变体现了社区主理人计划的核心理念:通过活动激发居民潜能,再以资源支持(如教案指导、场地协调)帮助居民从“受益者”转变为“服务者”,形成可持续的自治生态。
孩子们用矿泉水瓶和各种材料制作花瓶。孙运冰 摄
主理人计划,激活社区共建“一池春水”。五一系列活动落幕之际,碧湖社区主理人计划实现三大“破圈”:年龄破界(11岁青少年到高校师生、企业机构共同参与)、资源破壁(科技协会、高校、物业跨界协作)、模式破局(居民从“参与者”变“主理人”)。目前社区已收到20多份主理人申请,涵盖音乐、美术、早教、医疗、武林、环保等领域。正如主动请缨开设手工课的11岁张梓琪所说:“我也能教其他小朋友!”这场从“活动舞台”到“治理引擎”的转变,正在让更多居民找到服务社区的支点。
撰文:孙运冰 通讯员 冯刚毅
点击图片,一键报料↓↓↓
【作者】 孙运冰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