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
每一封泛黄的书信,都是时光的切片。当指尖拂过那些斑驳的字迹,我们仿佛能听见八十多年前的枪炮与呐喊,看见滇缅公路上的烽烟与马蹄。
云南,这片曾作为中国抗战坚实大后方的土地,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。抗日将士的遗书里,“为国战死,事极光荣”的悲壮誓言力透纸背;爱国志士的手札里,奋勇杀敌、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跃然纸上;抗日县长那封不卑不亢的特殊回信,字字千钧,尽显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……这些散落在书信里的记忆碎片,是历史低沉的私语,更是民族不屈的脊梁。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,海内外中华儿女争先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。
云新闻联合云南省档案馆推出“档案书信里的云南抗战”特别策划,从尘封的纸张里回望滇西抗战,在字里行间触摸那段永不褪色的热血岁月。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伟大抗战精神,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。今天我们来看唐淮源给母亲的信——《唐淮源致母书》。
1939年4月27日,《云南日报》(民国时期的《云南日报》)第四版刊发的一条新闻稿,标题是《模范老太太卖棺捐款救国》,云南通讯社记者在导语部分写道:“26日,有现任陆军第12师师长唐淮源之太夫人,近鉴于日寇侵华,异常愤慨,特将其子备办之棺椁1具,变卖得旧滇币2万元,备函如数送交省抗敌后援会查收……”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老太太正是唐淮源之母姚氏。
姚氏含辛茹苦抚养唐淮源长大,教他“治军、爱民”;唐淮源事母至孝,在抗日战争期间给母亲的信中写道:“等儿收复失地时,定来侍奉母亲……”。为母奔丧后,唐淮源在返回中条山的誓师大会上对将士们说:“吾向以老母在,故有所虑,今大事已了,此身当为国有,誓与中条山共存亡!”,最终在中条山壮烈殉国。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曾题赠“忠孝两全”,唐淮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四个字,用碧血丹心在山河大地谱写了一曲正气歌。
《唐淮源致母书》(资料照片)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供图
1886年,唐淮源生于江川翠峰麻栗园村,字佛川,后迁居江城。其幼时丧父,母亲姚氏,外无叔伯之亲,内无斗米之蓄,孤寡无依。为将孩子抚养成人,母亲姚氏便到当地一户乡绅家做佣人。
1909年,唐淮源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,与朱德成为同学,一起组织五华社,参加同盟会的秘密革命活动。辛亥革命爆发后,他投身“重九起义”,并凭出色的军事才能一路升任排长、营长、旅长。1930年任第12师副师长兼第35旅旅长,1932年任第12师师长,1936年10月任第3军副军长。
1922年2月22日,朱德(后左二)与唐淮源(后左四)、金汉鼎(前左三)等友人游昆明昙华寺合影。同年3月,朱、唐、金三人便因唐继尧回滇主政而出走四川。(资料照片)图源:玉溪日报
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,唐淮源奉命北上,在冀西一带及晋东、晋南一带与日军作战。唐淮源后晋升为第3军军长,奉命率部转入晋南中条山作战。此后,唐淮源指挥的第3军与朱德领导的八路军在中条山互通敌情,多次联合作战,屡挫日军。
1939年4月,唐淮源的母亲姚氏在江川病逝。此时中条山战事吃紧,听到消息后的唐淮源对着故乡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,随后又投入了战斗。半年后,战事稍缓,他才返乡奔丧,并在母亲墓前搭帐篷守孝3天。在他回乡时,当地父老得知,摆案跪迎。唐淮源下马入村,跪拜恩师胡岐山,并赠银70大洋。
蒋介石知道唐淮源是出名的孝子,特批他回乡葬母,并亲笔为他母亲题字“岳欧懿范”,以赞颂其母亲像岳飞和欧阳修的母亲一样,有良好的风范。何应钦也为其母题写了“芳徽风迈”的匾额。
这是唐淮源像(资料照片)。新华社发
5月7日,日军从东、西、北三面兵分四路发起进攻,将中条山我军阵地分割成两半,整个中条山战场局势危急险恶。战区司令长官下令撤退,唐淮源收到撤退电令时,已经陷入重围。5月11日,第三军伤亡惨重,四面受敌,粮尽援绝,后路已断。
在这危急关头,唐淮源召集部下高级将领谈话时说:“现在情况极险恶,吾人在事有可为之时,应竭尽心力恢复原态势,否则当为国家为民族保全人格,我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!中国军队只有阵亡的军师长,没有被俘的军师长,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。”唐淮源下令以团为单位,化整为零,分头突围。他亲率十二师之一部,向夏县境内的县山且战且退。敌我尸横遍野,血染黄土山河。
5月12日,唐淮源抱着与中条山共存亡的决心,退守夏县樊家沟县山顶一间土屋内,自知身陷绝境,无路可退,气壮山河的气概在笔记本上写下遗书:“余身受国恩,委于三军重任,当今战士伤亡殆尽,环境险恶,总军两部失去联系。余死后,望余之总司令及参谋长收拾本军残局,继续抗战,余死瞑目矣!” 遂饮弹殉国,时年55岁。
革命烈士证明书。图源:玉溪日报
中条山血战结束后,国民政府追赠唐淮源为陆军上将,是国民党军牺牲于抗日战场上的最高级将领之一。
1942年6月23日,周恩来在《新华日报》发表了一篇纪念左权同志的文章,列举了在抗日战场上殉国的五位高级将领,其中就有唐淮源的名字:“概自抗战军兴,高级将领牺牲于前线者,前有郝梦龄、王铭章诸将军,后有张自忠、唐淮源诸将军,今左权同志以十八集团军副参谋长之地位于敌后支撑抗战将近五年,终至以身殉国,斯真不愧跻于高级将领之列……”
1986年6月,经民政部批准,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。2014年9月,唐淮源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各名人致唐淮源、寸性奇的挽联。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 供图
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日寇鏖战一月有余,率部守卫中条山三年击退敌人十三次大举进攻……唐淮源为国家为民族横刀立马、舍生忘死,在抗战的艰难至暗时刻挺身而出、以身殉国。今天,我们追忆英雄,缅怀先烈,赓续精神,汲取力量,奋进新征程。
来源:云南日报-云新闻客户端
编辑:肖金兰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