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山姆会员店的选品问题成了舆论场的“顶流”。一边是下架高口碑、高回购率的经典商品,一边是上架争议品牌甚至玩起“障眼法”包装,消费者们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出灵魂拷问:“260元年费,我到底买的是稀缺品质,还是超市入场券?”山姆回应后,则是好丽友派下架,而盼盼变“panpan”,卫龙藏logo。
这场风波,不仅暴露了山姆自身的战略迷失,更折射出整个零售行业在价值重构中的集体焦虑。
曾几何时,山姆以“严选”“独家”为招牌,在中产家庭中树立起“品质生活入口”的形象。会员们愿意支付年费,图的不仅是商品本身,更是那份“人无我有”的圈层认同感。然而,山姆的这番神操作,在试图掩盖品牌同质化时,会员们的心理契约被彻底打破。有网友直言:“260元年费,现在买的和永辉没区别,这不是割韭菜是什么?”
选品“变味”的背后,是山姆供应链焦虑与战略短视的集中体现。面对千亿销售额和快速扩张的压力,山姆选择了“走捷径”——用大众品牌填补货架,降低采购成本。然而,这种策略牺牲了会员的核心利益,将“特供版”变成了“包装版”,将“圈层符号”沦为了“平替超市”。当会员们发现,自己手中的会员卡不过是一张支付了年费的普通超市入场券时,信任崩塌的危机便已悄然降临。
山姆的选品风波,还引发了对其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质疑。有供应商透露,山姆曾要求他们“二选一”,甚至派人到竞争对手的会员店扫货买断商品。这种行为,显然违背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的相关规定,扰乱了市场公平秩序。
面对山姆的争议,监管部门不能坐视不管。一方面,要加强对会员店选品策略的监管,防止其通过变相提高会员费实际价值、降低商品差异化等方式损害消费者权益;另一方面,要加大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打击力度,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。
山姆的选品风波,只是整个零售行业价值重构中的一个缩影。在存量竞争时代,会员制超市的突围之道不在于“卷价格”,而在于“卷价值”。唯有守住“差异化”与“品质”的生命线,才能让会员费成为“价值认同”,而非“割韭菜门票”。
对于山姆而言,破局之道在于重新校准战略——回归“圈层价值”本源,通过深度供应链合作开发不可复制的商品;建立透明选品机制,让消费者判断“溢价是否合理”;平衡扩张与品控,优先优化现有供应链。只有这样,才能重建会员信任,穿越周期,赢得长跑。
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近发布的倡议书,直指行业痛点——“内卷式竞争”正在摧毁零售业的价值。当企业沉迷于价格战、规模战,最终牺牲的必然是消费者权益。
260元年费,买的究竟是信任还是“智商税”?这场风波,不仅是对山姆的拷问,更是对整个零售行业的警醒。在“内卷式”竞争中,唯有回归商业本质,以消费者为中心,以透明为底线,方能赢得市场的尊重与认可。(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丁乙)
来源:河声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