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白酒行业依然处于深度调整期,但龙头企业仍旧向外界展示了自身的增长韧性和品牌价值,彰显出带领整个行业穿越周期的能力。
4月27日,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(000568.SZ,以下简称“泸州老窖”)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。数据显示,泸州老窖全年营收超过310亿元,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134亿元,各项业绩指标创历史新高。
回顾泸州老窖的2024年可以发现,营利双增的背后,是泸州老窖通过高端产品渠道、品牌文化赋能及数字化创新,在行业存量竞争中持续巩固头部地位。
业绩增长的底层逻辑
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是短期财务表现的体现,更是其战略定力、模式创新和长期竞争力的综合反映。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,企业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,则意味着其战略方向契合了市场变化的底层逻辑。
2024年,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311.96亿元,同比增长3.19%;净利润约134.73亿元,同比增长1.71%。此外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80.14%,实现191.82亿元。
报告期内,泸州老窖的中高端产品表现依旧亮眼,营收达275.85亿元,占比88.43%,同比增长2.77%,毛利率高达91.85%。其中,国窖1573稳居200亿阵营,继续站稳中国“三大高端白酒”位置;泸州老窖品牌突破100亿体量,市场覆盖面和渗透率进一步扩大。
回顾2024年,国窖1573在超高端市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,通过限量产品、文化赋能和精准圈层运营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品牌价值护城河,品牌溢价能力持续领跑行业。
2024年,国窖1573上榜胡润品牌榜最具价值中国品牌十强。在这背后,是国窖1573持续性地与时俱进,推动传统白酒文化焕新升级。
国窖1573持续打造艺术新春酒,还与科幻IP《三体》跨界合作推出联名酒。同时,持续牵手澳网、足球世界杯、WCGC世界企业高尔夫挑战赛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,积极通过品饮创新、产品创新、跨界创新等丰富形式,提升品牌时尚属性,让白酒文化不断破圈、圈粉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国窖1573通过“高度+低度”双线布局覆盖不同场景需求:高度酒(52度)主打商务宴请与收藏市场,低度酒(38度)则瞄准年轻化、轻饮趋势,在河北、山东等市场表现亮眼。
实际上,过去几年,泸州老窖在“双品牌、三品系、大单品”战略引导下一直保持稳健增长。具体而言,双品牌是国窖1573品牌和泸州老窖品牌;三品系是国窖1573系列、泸州老窖系列和创新酒系列。战略本质是“高端引领品牌势能,腰部夯实市场底盘”。
在市场端来看,腰部产品(特曲、窖龄)通过“年份化分级+场景化营销”实现量价齐升,已然成为了泸州老窖业绩增长的“稳定器”。
例如,特曲系列打造了差异化卖点。如特曲60版主打“泸州老窖1952年获奖纪念”历史IP,强化“经典传承”形象;特曲晶彩版则以“新中式美学”包装吸引年轻消费者。
数智革新
全链效能升级
白酒营销经历了产品时代、渠道时代,目前正处于品牌时代、流量时代和文化时代的叠加期,尤其是处于“流量时代”深度发展阶段,需要企业围绕“吸附流量、转化流量、运用流量”,创新品牌宣传方式,不断增强品牌的高度、广度、热度。
近几年,泸州老窖持续推进“数智营销”,在营销数字化转型中构建了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"五码合一"体系。2023年以来,泸州老窖对核心战略单品实施数字化升级工程,将原有"三码联动"模式迭代至涵盖托盘、箱体、盒体、瓶体及瓶盖的"五码合一",通过RFID+二维码复合赋码技术,建立覆盖生产制造、仓储物流、渠道流通全链路的数字化追踪体系。
该技术架构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节点的实时可视化监控,形成可溯源、可追踪的数字化管理闭环,显著提升了渠道运营透明度。
该系统的创新价值在于重构了渠道激励机制:依托五级编码构建的"码上经济"生态,将销售费用精准嵌入产品数字身份。通过建立"入库扫码激活-出库数据归集-终端核销确认-消费触点反馈"的全流程节点扫码触发机制,实现营销资源直达终端的DTC(Direct to Consumer)模式。
这种去中间化的费用结算体系,使渠道激励费用穿透传统经销层级,通过区块链存证技术确保费用精准兑付至各参与主体,形成"数据驱动、码链贯通、利益共享"的数字化运营新范式,最终实现营销资源效能提升的显著成效。
体现在财报数据上,2024年,泸州老窖的销售费用为35.38亿元,同比减少10%。
而在渠道上,泸州老窖持续发力线上。财报显示,泸州老窖目前主要有两种销售模式,分别为传统渠道运营模式和新兴渠道运营模式。
新兴渠道运营模式主要为线上销售运营,公司与电商平台、自媒体、网络主播等建立合作关系,通过线上平台的旗舰店、专卖店、直播间等网络终端实现面向消费者的销售。
2024年,泸州老窖新兴渠道也获得了不小增长,实现营收14.79亿元,同比增长4.16%,毛利率同比增长4.1%。
此外,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已经正式启动,这是行业内第一个“灯塔工厂”。据泸州老窖介绍,其智能包装中心运用AI(人工智能)、数字孪生、云计算、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,整合6大信息系统,5条灌装生产线平均生产速度达15000瓶/时,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,极大提升泸州老窖供应链数字化水平。
探索绿色转型
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标杆
泸州老窖还同步发布了2024年ESG报告。
在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驱动下,泸州老窖以“数智泸州老窖”为战略核心,通过智能制造、绿色运营与全产业链减碳实践,率先在白酒行业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。依托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的双轮驱动,泸州老窖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与品质的跨越式提升,更以切实的节能减排成效和ESG责任担当,重塑行业可持续发展标杆。
泸州老窖将智能制造作为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,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酿造基地——黄舣酿酒生态园。该园区集成工业仿生技术、自动化设备与数字孪生系统,实现从原料处理、发酵蒸馏到基酒储存的全流程智能化生产。在出窖、拌糟、上甑等关键环节实现“零人工”操作,劳动效率提升75%,出酒率提高5%-10%,优质品率提升10%。
此外,泸州老窖将绿色理念贯穿“原料-生产-包装-物流”全链条,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低碳管理体系。体现在数字上:2024年采购绿电5944兆瓦时,回收沼气359.92万方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808吨;热电联产年发电2383.78万千瓦时,相当于节约标煤4200吨。酿酒丢糟资源化利用率超90%,年产1.5万吨饲料蛋白与4000吨生物炭;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率100%,一般固废资源化率达97.9%。
而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,泸州老窖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,2024年投入354.39万元实施托底性帮扶,惠及红原县、向田村超4460人,包括建设“雅克草原企业店”直播间、发放爱心鸡苗5000只、采购牦牛肉等特色农产品198.06万元。
开展“栋梁工程”“泸州老窖奖学金”等教育项目,资助32名大学新生、13名职工子女,发放助学金及补助超100万元。
泸州老窖的绿色转型成果已获多方认可:连续8年发布产品质量白皮书,14款产品完成碳足迹认证,2024年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较基准年下降6.44%;入选“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”“中国工业数据治理领跑者”,品牌价值升至82亿美元(Brand Finance全球烈酒品牌第三)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