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,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能牵动人们的心弦。而对于广大车主而言,油价的涨跌无疑是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。还记得今年春节后,国内油价那令人惊喜的大幅下调,每吨 835 元的降幅,让燃油车司机们乐开了怀。每次加油都仿佛省下了一笔 “巨款”,出行的成本瞬间降低,车主们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轻松与愉悦。如今,又一则重磅消息传来,5 月 19 日 24 时,国内油价或将再次迎来重大调整,这一次,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?
进入 5 月,国内成品油市场就被一股 “降价潮” 笼罩。本轮油价调整周期内,三地原油价格波动率低至 - 6.52%。根据专业机构的精准测算,国内油价预计将下调 340 元 / 吨。这一数字意味着什么呢?换算到每升油价上,将出现 0.28 至 0.32 元的大幅下降。以一个 50 升容量的汽车油箱为例,在广州市按照当前 92 号汽油价格计算,仅仅加满一次油箱,车主就能实实在在地节省 14 元油费。一个月若加 4 次油,就能省下 56 元,一年下来,节省的费用相当可观。而且,随着油价的进一步调整,国内油价有望大幅下跌至三年新低。加油站的每升 92 号汽油价格跌破 “7 元大关” 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,“6 字头” 的成品油价格牌即将在全国各地的加油站普及开来,这对于广大车主来说,无疑是一场 “及时雨”。
看到油价大幅下降,不少人或许会猜测,是不是石油公司亏损了,所以才降低油价呢?事实并非如此。通过查阅 a 股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财务数据,我们会发现,尽管国际油价大幅下跌,但中国石化、中国石油、中国海油这三大中国石油公司依旧盈利丰厚。它们每日的盈利总和甚至超过了 10 亿元。在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下,当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时,国际油价的波动几乎是决定国内油价涨与跌的唯一关键因素。自 4 月以来,国际油价走势持续低迷,显著下跌。清明节后,国内油价已经大幅下跌了 480 元 / 吨,而进入 5 月,这一跌势仍在延续。国际市场上,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,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(OPEC+)的政策调整、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、地缘政治局势的微妙变化等,都对国际油价产生了深远影响,进而导致国内油价也随之波动下行。
展望未来,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似乎预示着国内油价还将有更大的 “惊喜”。OPEC + 产油国联盟内部如今矛盾激化,沙特对于部分产油国未能严格执行石油减产协议极为不满,甚至宣布放弃坚守 100 美元的油价目标。不仅如此,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还联合俄罗斯、科威特、阿联酋、伊拉克等 7 个产油国,决定从 6 月起大幅增产石油,日产量增加 41.1 万桶。这一举措无疑会使世界石油供应出现过剩局面。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,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增加时,其价格往往会随之下降。在石油市场也是如此,原油产量越多,国际油价就越低。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紧密接轨,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,必然会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下调。可以预见,在未来一段时间内,车主们有望享受到更为实惠的油价,出行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。
在 5 月 19 日 24 时油价调整前,车主们不妨密切关注油价动态,合理安排加油时间,以充分享受油价下调带来的福利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