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台海网
台海网9月5日讯(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 张媛) 这次阅兵展示了解放军多种新型装备,其中包括“东风-61”陆基洲际导弹、“惊雷-1”空基远程导弹在内的多款新型战略导弹,成为岛内媒体与舆论聚焦的重点之一。
台湾中天新闻网注意到,九三阅兵首先登场的是分列式检阅,其中有三支兵种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,包括军事航天部队方队、网络空间部队方队、信息支援部队方队,依次接受检阅。
台媒关注到,相较以前,这次方队组成和新型装备登场均有所变化。其中,战略打击群的“核导弹”部队自成方队,由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“东风-5C”液体战略核导弹压轴登场,展现出解放军在核威慑下的反击能力,足以向外界证明其建军备战成果。
台军退役少将栗正杰3日在政论节目中称,“惊雷-1”搭载在“轰-6N”战略轰炸机上,可进行空中加油。“轰-6”系列机未经空中加油,作战半径为两千公里,如果进行二次空中加油,作战半径可上升至五六千公里,要是再带上配备“惊 雷-1”导弹,即可构成空中核打击能力。
栗正杰说,“惊雷-1”空基远程导弹的出现,代表解放军“核三位一体”(陆基洲际弹道导弹、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 炸机3种核打击方式)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。
联合新闻网称,大阅兵首次集中展示解放军陆、海、空“三位一体”战略核力量,“凸显解放军战略威慑力量的庞大” 。
中时新闻网报道称,这场阅兵所展示的新式武器与作战概念,引发全球关注。该报道还提到,解放军具战略威慑力的“东风-61”陆基洲际导弹终于亮相,“横跨欧亚的打击能力,让大陆在全球战略布局中开始占上风”。
台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认为,这次阅兵在装备展示方面有4大特色:一,出现大量如无人机等AI智能装备。二,解放 军体系作战能力惊人。三,隐形化升级。四,核打击能力大跃升。
连绿营军事学者苏紫云也承认,解放军除了既有的传统拒止能力外,更同步强化“东风-61”、“红旗-29”空间拦截导弹,以新式核打击力量形成新的拒止能力。
台湾中时新闻网另一篇报道指出,九三阅兵尾声阶段,7架歼-10表演机飞越天安门上空时,在空中画出14道彩烟,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,象征着14亿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,亦全面展现解放军现代化体系作战能力与多维战斗形态的先进面貌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台海网报料渠道】
邮箱:taihainet@163.com
报料、登报、维权、内容合作专线
网站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立即删除!
Copyright © 人海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-15